2024-09-06T16:35:05+08:002024-09-06|News, 其他活動, 活動, 最新消息|

2024年8月29日,由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IAS)和澳門大學人文學院(FAH)哲學與宗教學系共同舉辦的哲學名師系列講堂第五講在澳大展館演講廳成功舉行。此次講座主題為「人的能動性與人的犧牲:新天臺視角」,來自芝加哥大學的任博克(Brook Ziporyn)教授擔任主講人,人文學院哲學與宗教學系張穎教授和Hans-Georg Moeller教授擔任與談人,高研院學術項目與刊物主任、人文學院歷史系特聘教授林少陽教授擔任主持人。

任博克教授首先提出了為什麼人類祭祀在人類歷史和史前時期如此重要的問題,並引入了兩種理論來解釋這種現象。喬治·巴塔耶的理論強調了人類有序、目標驅動的生活與他們潛在的、更原始的本能之間的鬥爭。他認為宗教和儀式暴力作為一種釋放,通過控制的暴力行為提供了一種臨時的團結感。相比之下,勒內·吉拉爾的理論將人類衝突歸因於模仿欲望——個體複製他人的欲望,引發競爭和暴力。吉拉爾提出,社會通過替罪羊機制來解決這個問題,即讓一個人為社會動盪負責,而他們的犧牲暫時恢復了和平。

任博克教授隨後將新天臺佛教的概念應用於這些理論,介紹了天臺佛教的三諦(空、假、中)並提出理解人類能動性的關鍵在於認識到所有身份固有的多樣性和相互依存性。他使用莫比烏斯帶作為隱喻,來說明身份如何在局部上是連貫的,而在全域上是不連貫的,以及這種相互作用如何導致人類能動性的複雜性。講座最後呼籲擁抱存在的二元性,並認識到我們的欲望和行為的虛幻本質。任博克教授提出通過普遍化痛苦和妄想,我們可以實現佛性,這是痛苦的終極終結和真正清晰的開始。

在討論環節中, Hans-Georg Moeller教授分享了對於愉悅和厭惡之間複雜關係的看法,張穎教授則對模糊性在宗教和神學背景下的作用以及技術對社會的影響展開了探討,任博克教授也就佛教對邪惡的看法這一問題進行了分享。

此次活動吸引了學者和學生的廣泛參與,引發了關於儀式和暴力在人類文化中的作用以及佛教哲學可能為這些問題提供新見解的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