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澳門大學高研院成功舉辦主題為“對全球政治理論的再思考”的嘉賓講座。主講人為哈佛大學亞洲中心主任及中國歷史與人類學教授邁克爾·普特(Michael Puett)教授。講座深入探討了新自由主義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並將中國的政治辯論置於更大的歷史背景之中,力求推動對政治理論的全球理解。本次講座的主持人為高研院院長、法學院環球法律學系講座教授於興中教授。

在講座中,邁克爾·普特教授指出,儘管新自由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相對清晰,但從中國的視角來看,這種狀況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他分析了新自由主義的歷史演變,特別是其與1970年代美國滯漲的關係,強調這一理論如何影響了領導者如撒切爾和里根的政策決策,以及推動了福利國家和公共機構的削弱。

於興中教授在隨後的討論中強調了將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想融入中國獨特背景的複雜性,尤其是如何在理性選擇理論和情感決策之間找到平衡。他鼓勵與會者思考在中國這一特定意識形態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定義理性決策。

問答環節中,與會者積極提問,就全球治理體系及其對國家經濟政策主權的影響進行了討論。邁克爾·普特教授指出,國家在簽署全球治理協議時往往放棄了經濟政策的主權,導致了財富集中和不平等加劇。他呼籲對現有經濟和行政框架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評估,以更有效地應對當今的全球挑戰。

此次講座不僅提供了對新自由主義的深入分析,還促使與會者反思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審視政治理論。這場講座無疑為參與者提供了豐富的思想啓發,激發了對未來經濟政策和治理模式的深入思考。